结婚后的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是因为公司涉及到的股权的分割,又涉及到其他股东的利益,所以在具体分割起来很是麻烦,以下是结婚后公司增资离婚股权分割的法律规定。
现行婚姻法第17条第3项将婚姻存续期间一方的“知识产权的收益”确定为共同财产。但对“收益”应如何理解,法律并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定。就知识产权的收益性质而言,知识产权的收益应存在既得经济利益与预期经济利益之分。既得的经济利益,属于婚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毫无疑问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而对于预期经济利益,最高人民法院《适用〈婚姻法〉的解释(二)》第12条规定:婚姻法第17条第3项规定的“知识产权的收益”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际取得或者已经明确可以取得的财产性收益。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六、十七、十八条,分别对涉及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独资企业的夫妻共同财产处理作了相关规定。
(1)夫妻一方名义在有限责任公司出资的处理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中以一方名义在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额,另一方不是该公司股东的,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①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将出资额部分或全部转让给该股东的配偶,过半数股东同意、其他股东明确表示放弃优先购买权的,该股东的配偶可以成为该公司的股东;
②夫妻双方就出资额转让份额和转让价格等事项协商一致后,过半数股东不同意转让,但愿意以同等价格购买该出资额的,人民法院可以对转让出资所得的财产进行分割。过半数股东不同意转让,也不愿意以同等价格购买该出资额的,视为其同意转让,该股东的配偶可以成为该公司股东。
用于证明前款规定的过半数股东同意的证据,可以是股东会决议,也可以是当事人通过其他合法途径取得的股东的书面声明材料。
审判实践中,夫妻共同出资与他人设立有限公司的情况,在离婚时处理原则与合伙情况类似。应当注意的是,在以股份转让形式处理夫妻共同出资时,应当符合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并办理相应的登记。在按《婚姻法司法解释(二)》处理的同时,兼顾《公司法》相关规定和维护股东间的关系稳定。
夫妻一方不要求持有有限公司出资额成为股东的情况下,如何处理此部分的夫妻共同财产的问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意见是,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以共同财产投资于有限公司,此部分共同财产已转为了公司财产,由公司所有,离婚时不能直接分割。
当夫妻协商同意由非公司股东的一方取得相应出资额成为股东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依照《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六条的规定进行处理。若该方不愿意承受出资成为股东,则可评估公司现有净资产。
公司净资产为正值的,按夫妻一方出资比例计算出相应的净资产价值,再按共同财产分割。分割原则由取得出资额一方给付另一方应得的钱款或财产。评估费用由主张评估一方预付,或双方各半预付。当事人均不愿意进行评估的,则人民法院可对此部分共同财产在离婚案件中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