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赡养协议,一般为父母在世时,与子女达成的关于赡养及财产分割或遗嘱继承的协议。家庭赡养协议有遗嘱法律效力吗?
家庭赡养协议是否具有遗嘱法律效力,要看协议所涉及的内容。
一、家庭赡养协议中关于赡养的内容。
虽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我国《民法典》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法定义务,且该义务不能免除,也不能放弃。这属于法律强制性规定,即使通过协商的方式放弃也是无效的。
而且,即使签订家庭赡养协议,被赡养的父母仍可以随时要求其他子女履行赡养义务。
二、家庭赡养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内容。
每个人都有处分自己财产的权利。被赡养的父母当然可以以赡养为条件将自己的财产分割给子女。此行为视为对子女附条件的赠与。即使赠与履行完毕的,如赡养未能如约履行的,该赠与仍可以撤销。
如果财产分割以被赡养父母去世为时间条件,则该约定属于遗嘱的范畴。
三、家庭赡养协议中关于遗嘱继承的内容。
即使在家庭赡养协议中约定遗嘱继承,该约定仍应符合遗嘱的生效形式要件。
《民法典》规定了七种遗嘱形式,包括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遗嘱、录像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
四、被继承人(遗嘱人)设立遗嘱时,应当关注以下方面:
第一,恪守立遗嘱的形式要求。民法典对于上述七种遗嘱都有明确的形式要件要求;
第二,防止使用带歧义的用语。应适用“遗嘱”、“遗嘱执行人”等明确统一的词汇;
第三,明确遗嘱人行为能力。遗嘱人在订立遗嘱时需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通过拍摄视频、邀请见证人见证等方式辅助佐证;
第四,避免见证人选任瑕疵的情形。在可能的情况下,建议选择律师、基层工作人员等作为遗嘱见证人;
第五,应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胎儿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比如,家庭赡养协议为打印文书的,应有2名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约定“本协议经各方签字后生效”的,则需要各方必须签字,否则也会导致无效。
如果家庭赡养协议的订立不符合遗嘱的形式要件,则该家庭赡养协议中关于财产继承的部分是无效的,应该按照法定继承处理遗产。